研究中心导航
学者专栏
【关注点与主线索】日本媒体关于中日韩首脑会谈的报道综述
来源: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 日期:2015-11-10 浏览次数: 字号:[ ]

日媒关于中日韩首脑会谈的报道综述

       10月31日-11月2日“中日韩首脑会谈”期间,重点对《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以及《每日新闻》等四大报社的网络报道进行了跟踪。共计40篇,中文译文总量超过了两万字。不难看出日媒对于此次时隔三年重启的首脑会谈表现出的关注度之高,与此前暑期跟踪的“日本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之低形成鲜明对比。从报道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三大关注点,一条主线,一个形象”。即关注:1.日韩之间遗留的慰安妇问题;2.中国南海、东海问题;3.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及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TPP)。主线:即对历史认识的问题是贯穿所有报道的主线。形象:报道竭力塑造的是一个“为改善邻国关系,而努力的积极主动的日本形象”。

下面将从这几方面进行详细地说明。

      1、关注之一——日韩慰安妇问题

    《产经》指出安倍晋三首相与韩国朴槿惠总统就为早日解决慰安妇问题加快交涉步伐达成一致。在记者招待会中,官房长官菅义伟态度强硬地表示,慰安妇问题已经在昭和40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中得到法律上的解决,日本对于这一立场不会改变。

     《读卖》报道称,关于慰安妇问题,日本坚持“已经解决”的立场,而韩国坚持要日本道歉赔偿,最终双方决定继续商议。报道称“日韩之间尚未解决的难题累积如山”,日韩关系不容乐观,但是日本呼吁双方要“敞开胸襟相互交流”,并积极主动做出行动。而韩国总统朴槿惠一直拘泥于慰安妇问题,迫于美国和国内压力才答应与安倍会谈。

《朝日》称,在尽快解决慰安妇问题,加快交涉步伐问题上,日韩双方达成共识,但是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继续协商、探讨。

总之日韩在慰安妇问题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这一问题也正是阻碍日韩关系进一步改善的障碍之一。

      2、关注之二——中国南海、东海问题

在中日会谈中,日本最为关注中国的南海、东海问题。在安倍首相和李克强总理正式会谈之前,日本外相和中国外交部部长进行了长达近一个小时的会晤,《朝日》报道中日本外务省称“该会谈是首脑会谈的准备会议,不想透漏具体内容”。报道推测是围绕中国南海问题,防止东海偶发冲突的“海空联络机制”的实施交换了意见。报道还称安倍首相和李克强总理在会谈中就“两国关系正向改善的方向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推进这一势头”达成共识,但是会谈后对于南海、东海等历史认识问题并未公开。

  《读卖》报道的焦点依然是历史问题和海洋问题。并且11月2日就海洋问题进行了长篇专题报道。

   《产经》指出中国历来以历史问题牵制日本,日本则以中国在东海进行天然气开发以及在南海建立人工岛等问题向中国发问,但中国外交发言人华春莹则以“庸人自扰”讽刺日本实则与南海无任何关系的事实。

       3、关注之三——TPP、中韩FTA、中日韩FTA

    (1)TPP

TPP以美、日为中心。目前中、韩均未加入。TPP将中国拒之门外,但产经指出,韩国加入TPP在韩国国内成为热议话题,因为韩国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而产生的危机感。然而慰安妇等历史遗留问题,则促使韩国向中国靠拢。其次,中国为避免被孤立,欲通过扩大投资和加强双方经济交流,加速中韩FTA早日生效等来牵制韩国,阻止韩国加入TPP。

     (2)中韩FTA

在2015年6月,中韩两国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产经》指出,中国向韩国明确提出加速FTA早日生效,欲以此来牵制韩国,阻止其加入TPP。

     (3)中日韩FTA

目前中日韩FTA并没有建立起撤销关税的机制。但在此次会谈中,三国达成一致欲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

《产经》犀利地指出,日本欲在中日韩FTA中导入TPP基准,以此来抑制中国经济霸权主义。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为对抗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秩序,积极参与中日韩FTA”。换言之,中国积极加入中日韩FTA,实则是为对抗TPP。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及产经新闻等都对我国积极加入中日韩FTA的动机加以抹黑。

     4、一条主线——“历史认识”的问题

     此次会谈“历史认识”的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时隔3年重新启动的三国首脑会谈表明该机制的正常化。但是《朝日》11月2日《历史认识更引温度差——中日韩首脑会议时隔3年半重启》的报道称“在时隔3年半重新启动的中日韩首脑会谈上,三国首脑虽然宣告了这一组织框架的“正常化”,但横亘在日本和中、韩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也重新浮出了水面。这一不和谐音始终存在的组织架构没有强大的信息传达能力,我们依旧无法看到中日、日韩两国间的问题得以解决。”

《每日》在中日会谈的报道中称李克强总理对历史问题的发言是在牵制日本,中日关系的阻碍仍旧是历史问题。

而在《产经》的11篇报道中,“历史问题”,“历史认识”等词汇共出现17次,加上历史遗留慰安妇问题,可以看出《产经》高度关注“历史”问题在此次会谈中的重要影响。

      5、一个形象——日本国家形象

      另外日媒的报道中竭力塑造了一个“为了改善与中韩的关系而积极努力的日本国家形象”。《朝日》表明日本积极谋求与韩国改善关系,希望与韩国举行午餐会。但是由于韩国积极响应中国的要求,导致日本期望与韩国进行的午餐会未能实现。在会谈的时间安排中,日本是被孤立的一方。

    《读卖》称安倍表示会沿袭内阁一贯的历史立场,并且日本本想讨论南海问题,但考虑到中国会反对就放弃了。表明了安倍一直想改善中日关系,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让步。

另一方面,《产经》在报道中国国家及领导人时的措辞多以贬义、消极为主调,使用言辞较激烈,政治色彩较浓重。如指出“习近平喜欢高调行事,不断推进权力集中化”、“好面子的中国人”、中国经济霸权主义、“侮辱”、习近平主导下的“中国对外扩张外交”等。

总体来看,日媒对此次的中日韩首脑会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报道,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报道有一定的倾向性。对于此次会谈的意义,日媒表示了肯定。但是对于会谈后发布的《东北亚和平合作的联合宣言》,《朝日》称,“这些都是沿用了既存政策或还处于构想阶段。不得不承认3国处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政治安保上的矛盾并存’的状态。”可以说,中日韩三国关系的改善如何取得实质性进展,还需要时间和努力。而历史问题仍是三国关系改善的最大障碍。

学者专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